李登辉的倒行逆施导致台海局势的紧张,以及我方三军将士的严正声明,都使我们毫不怀疑:一旦台湾当局在“台独”的路上继续走下去,我军将被迫用武力来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和主权的统一。8月28日至29日,李登辉又将“特殊两国论”纳入国民党文件,在分裂祖国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危险的一步。在此之前,本报于8月24日刊登了《我军不怕大战恶战》一文,介绍了两岸战争爆发后攻击台湾的四种方法,其中第一种就是海上封锁,瘫痪台湾经济。那么,台湾经济构成是怎样一种状况?他们为什么怕封锁?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经济研究室王建民副研究员。
据王建民介绍,台湾经济是一种出口导向型、浅碟式的结构形式,就经济结构而言,第三产业是最重要的产业。据台湾官方的统计,90年代初,台湾服务业产值占了GDP(岛内生产总值)55.1%的比例;工业产值占41.1%。1998年,服务业比重达到了63.1%,工业为34%。无论是在服务业还是工业中,外贸都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,贸易总额占GDP比例都在80%以上,最多时一度超过90%。可以说,外贸的荣枯直接影响着台湾经济的好坏,从而有这种说法,外贸是台湾经济生命线之说,这即是出口导向型经济的主要特点。
从战略上说,台湾经济缺乏战略腹地。从资源上看,台湾地域狭小,资源缺乏,对外依赖性严重,即是所谓的浅碟式经济。
一旦对台湾进行海上封锁的话,台湾经济将会遭受沉重打击。王建民说,如此一来,台湾将无法保证其港口及海运线的畅通,而这对外贸占了GDP80%以上的台湾经济来说是致命的。就最敏感、最易受冲击的金融市场而言,很快就会出现大动荡,股市大跌,台币贬值,抢购美元,外资逃离,整个金融市场将陷入一片混乱。就能源估计与经济运行而言也会受到很大打击。据有关专家估计,台湾的能源储备只能支持6个月左右,粮食储备要稍好一些。可是台湾一旦被完全封锁,势必会引起岛内的抢购风潮,进而影响到全岛经济。同时,由于封锁导致能源的缺乏,能源电力供应的不足,产品的外销,订单的转移,工业生产将受到巨大打击。前不久由于山体滑坡导致的大停电就给台湾经济造成很大损失。自然灾害尚如此,比之破坏力更大的战争导致的恶果更是可想而知了。尽管台湾的能源储备能支持6个月左右,但预计被封锁1个月后,台湾整个经济就会出现大混乱,瘫痪是必然的。王建民说,战争一旦爆发,台湾经济将倒退30年左右。
如果李登辉真的是为台湾民众着想,真的是对台湾经济负责的话,那他就该放弃“两国论”,回到一个中国的立场上来。